电大作业代做国开形考作业代做30一科,既写形考,也免费刷进度。国开纸质作业代做-电大省网作业代做。
国开2023春中国文学基础#形考任务1答案
1.宋初诗坛的西昆体诗人学习唐代诗人_____,诗歌艺术上以雕章丽句为宗旨,内容上比较单调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李白
B.
杜甫
C.
李商隐
D.
杜牧
正确答案:C
2.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是宋代诗人黄庭坚《_____》一诗中的名句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寄黄几复
B.
登阁
C.
戏呈孔毅父
D.
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
正确答案:A
3.江西诗派所谓的“一祖三宗”中“一祖”指的是唐代诗人_____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李商隐
B.
柳宗元
C.
杜甫
D.
韩愈
正确答案:C
4.北宋词人_____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,如他的名作《兰陵王·柳》《六丑·蔷薇谢后作》等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秦观
B.
贺铸
C.
柳永
D.
周邦彦
正确答案:D
5.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是宋代诗人 _____《临安春雨初霁》诗中的句子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谢翱
B.
陆游
C.
谢枋得
D.
戴复古
正确答案:B
6.宋代诗人_____以“活法”作诗,创作了轻快活脱的“诚斋体”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范成大
B.
赵师秀
C.
梅尧臣
D.
杨万里
正确答案:D
7.
宋代词人_____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创作,如他的《摸鱼儿》(更能消几番风雨)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晏几道
B.
苏轼
C.
辛弃疾
D.
吴文英
正确答案:C
8.
登临咏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作的重要题材,下列作品中_____即是这一类代表作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B.
《贺新郎》(甚矣吾衰矣)
C.
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
D.
《木兰花慢》(可怜今夕月)
9.
著名的咏梅词《暗香》(旧时月色)和《疏影》(苔枝缀玉)是宋代词人_____的代表作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周密
B.
吴文英
C.
姜夔
D.
周邦彦
10.
南宋后期的_____学习晚唐诗人贾岛、姚合,标榜野逸清瘦的诗风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江湖诗派
B.
江西诗派
C.
竟陵诗派
D.
四灵诗派
11.
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”是宋代作家_____《渔家傲》词中的句子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苏轼
B.
欧阳修
C.
范仲淹
D.
辛弃疾
12.
北宋词人_____的一些词作展现了北宋的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,“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即是其描写杭州风景的名句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晏殊
B.
柳永
C.
王安石
D.
欧阳修
13.
北宋古文名家_____的名作《秋声赋》强化了赋体文的散文化倾向,变古赋为清新活泼的文赋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苏轼
B.
曾巩
C.
王安石
D.
欧阳修
14.
北宋作家王安石咏史名作《_____》在当时诗坛引起很大反响,欧阳修、司马光等人都有和作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
B.
示长安君
C.
明妃曲二首
D.
读孟尝君传
15.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是宋代作家_____记录与友人夜间赏月的小短文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张怀民
B.
张耒
C.
苏轼
D.
晁补之
16.
关怀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主要题材之一,下列苏轼作品中属于此类题材的是《_____》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六月二十日夜渡海
B.
赠刘景文
C.
新城道中
D.
荔枝叹
17.
宋代诗人_____作诗既善于用典,又擅长比喻,如“程婴杵臼立孤难,伯夷叔齐采薇瘦”用古代仁人志士比喻竹子的高风亮节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陈师道
B.
杨万里
C.
黄庭坚
D.
朱敦儒
18.
“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”是宋代词人_____为苏轼所赞赏,并曾题写在扇子上的名句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张耒
B.
晁补之
C.
黄庭坚
D.
秦观
19.
宋代词人_____因其名句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而被称为“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”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张先
B.
宋祁
C.
晏殊
D.
贺铸
20.
宋代词人_____善写相思之情,如其《一剪梅》中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朱淑真
B.
周邦彦
C.
李清照
D.
晏几道
21.
南渡之后,李清照的词多写离乱中的孤独和痛苦,如《声声慢》(寻寻觅觅)和_____等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《金石录后序》
B.
《永遇乐》(落日熔金)
C.
《醉花阴》(薄雾浓云愁永昼)
D.
《乌江》
22.
南宋初词人_____被认为是辛派词人的前驱,他的词多写爱国之情,如慷慨悲壮的《六州歌头》(长淮望断)。
单选题 (2 分) 2分
A.
曾几
B.
朱敦儒
C.
吕本中
D.
张孝祥